第(2/3)页 “然后利用时间差,把毒品卖了移民!我是真没杀人,你们可不能冤枉我……” “枪在哪里?” “毒品在哪里?” 郝勇跟蔡金刚异口同声,但却问出了截然不同的问题。 其实这也是一种审问技巧,樊林竭力说明,自己非常的无辜。厉元朗并没有怀疑,而是任由郝勇跟蔡金刚去追问枪跟毒品的下落。 在审讯的过程中,不怕嫌疑人胡编乱造,就怕嫌疑人闭口不提。只要嫌疑人开了口,他说的越多,越需要自圆其说,来证明逻辑自洽。 一个谎言需要无数个谎言去圆,所以不管樊林说什么,大家都先相信,然后让樊林拿出证据。 “在城郊仓库的旁边有一条河,河里有一艘小渔船,钥匙在我办公室里的抽屉里,你们打开渔船后,能看到九十九公斤的毒品。” “枪我拆成了零件,就藏在了仓库房顶的屋檐下,只要你们认真找,肯定能找到。” “厉警官,你一定要相信我,我说的都是实话。王省事就是个大毒枭,我是无辜的!” 厉元朗看到郝勇跟蔡金刚在打电话,便又继续问:“你是怎么认识的我?为什么会觉得,我一定能帮到你?” 樊林的语速很急切:“最近电视台报道了你的事迹,打黑除恶工作组的副组长,只比公安局长低一级。” “又抓了那么多的罪犯,是个很厉害的人物。” “王省事威胁我的时候,我还给你写过举报信,虽然还没收到你的回信,但我总觉得,你能给我提供帮助。” “你给我写过举报信?”厉元朗抓到了这个关键信息,连忙拿出电话,给邵洪宝发了条短信:“查一查,有没有樊林举报王省事的举报信?” 2007年,公安系统已经开始推行了无纸化办公,一些重要的数据会录入电脑里,汇总到局里的服务器上。 打黑除恶工作组成立后,所有的举报信都被分门别类,按照被举报人造册后,录入了电脑表格里。 邵洪宝接到短信后,在电脑上搜了三遍,这两个名字都没有出现,于是给厉元朗回了两个字,没有!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