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哪怕张富临见多识广,也没见到过这样的文字,确认了几遍,发现真的是古董,不是现代人仿冒的臆造,张富临立刻拿出电话,打给了叶子胜。 嘟嘟嘟…… 一阵阵的忙音,电话根本就打不通。 倒是学生了解情况,解释说:“老师,叶子胜一共发出了六十三封邀请函,应该是非常的忙,没时间接你的电话。” “那就给他发邮件,让他把这些宝贝保护好,我们现在就找车,立刻赶过去……”张富临很着急,仿佛是看到了心爱玩具的孩子。 学生连忙解释:“研讨会要在11月11号举办,下榻时间是11月10号。在此之前,我们要做好研究前的准备。” 一个崭新的课题出现,特别是这种研究物品有了明确的归属以后。想要去研究,就要成立对应的课题组。 这样不只要出差,还牵扯到后续划拨的科研经费,以及科研成果的归属。 叶子胜为什么提前给发来电子版,就是让张富临申请课题用。 毕竟单人研究,没法调动科研力量,很难形成研究成果。只有成为课题后,才能得到大力的支持,才能得到广泛的认可。 张富临自然懂得这里面的门道,立刻对着学生吩咐:“开始写申请,把能带的设备都带上,让院长多批一些经费,我们常驻瑞丰县。” 与此同时,华清考古系,一个头发花白的老人,对着显示器啧啧称奇,显示器里同样有几张照片。 很古朴,也很沧桑的玉盘,不像是上周的,也不像是商周的,应该还在这个年代之前,还有一张照片里,是玉制的琮,看风格很像是良渚时期的。 再加上另外几件玉器,光看沁,就能确认是老物件,但却又分属在不同的时期,那么这就有一个大问题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