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51章 洪武二十五年的大朝会-《大明:开局认朱元璋作爷爷!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腰上, 是一条镶嵌了二十块上好和田玉,刻着龙凤图案的玉带,脚下, 是软底儿绣着二龙戏珠的黑色朝靴。

    戴上有些沉重的九旒冕,让朱雄英神秘而又威严。

    “殿下!”

    李忠看着朱雄英,笑道:“真好看,像极了太子,若是太子还在……”

    说到这里,李忠突然停住了, 眼眶不由得红了。

    他以前服侍太子, 如今又服侍太孙,可以说是服侍了朱家两代储君, 在他的心里,主子就几乎是他的一切了。

    明朝有许多权倾朝野的太监,鼓动明英宗亲征, 结果做了蒙古人俘虏的王振,刘瑾为首的八虎, 万历年间的冯保, 魏忠贤等等。

    但是现在, 旭日初升的大明帝国中, 无论是朱元璋,还是朱标, 都极其反感太监。作为国家的掌控者,他们在历史中看到了太多宦官作乱,导致的国家衰落。

    所以朱元璋下令,宫中除了在皇子皇孙后宫伺候的太监之外, 其余的太监只能用来干粗活。不许他们识字, 甚至不许他们随便乱说话。

    这个政策并没有持续太久, 到了明宣宗朱瞻基的时候就被废除了,主要的原因是他需要信得过的奴仆去处理私密的文件, 而除了宦官外,其他的集团都不能提供这样的忠诚和机密性。

    这样一定程度上使办事更加迅速和有效率, 但也促进了宦官势力的崛起。

    宦官是一个特殊的群体,他们的身体有一部分的缺失,同时他们也是掌权者最亲密的人之一,这样的特殊性也造成了他们在华夏的历史上多次影响了朝局。

    对于宦官的处理, 朱雄英还是比较赞同老爷子的做法,宦官不应该参与到政事中来, 不过朱雄英也不会因此而看低了他们。

    “有心了。”

    朱雄英拍了拍李忠的肩膀, 就这么一个简单的动作, 李忠的眼泪就忍不住流了下来。

    “老奴失礼了, 殿下恕罪!”

    “走吧。”

    朱雄英摆了摆手, 便往谨身殿而去。

    谨身殿,老爷子同样沐浴更衣完毕,今日的他,难得的穿上了明黄色的龙袍,头上是一顶金灿灿的金线编织而成的皇冠,上面两条栩栩如生的金龙,二龙戏珠,很是精神。

    “孙臣,参见皇爷爷!”

    朱雄英拜下,叩首。

    朱元璋连忙扶起朱雄英,笑道:“快起来, 地上凉!”

    朱雄英起身, 走上前去扶着老爷子,笑道:“爷爷,孙儿没有那么娇贵。”

    “爷爷知道, 不过你病刚好,还是要多注意些,懂吗?”朱元璋一脸慈爱的看着眼前这个仪表堂堂,风姿不凡的孙儿,一双大手伸出,抓住朱雄英的臂膀,道:“咱大孙真的长大了,前段时间是爷爷偷懒了,把所有重担都往你身上压。”

    “爷爷……”

    朱雄英刚想说话,却被朱元璋打断:“听咱把话说完,咱这把老骨头还能折腾个几年,以后有什么事,你就放心大胆去做,不必顾虑太多,咱还能给你兜底!”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