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31章、瞎哔哔-《聊斋仙境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像是什么东坡肉、东坡饼,就连霸气的“羊蝎子”,也是他挑的头。

    大宋一开始是不吃羊骨的,那是给狗吃的。苏轼作为犯官,自然不能与达官贵人争抢羊肉。于是苏轼私下嘱咐杀羊的人,给他留下一般没人要的羊脊骨。取回家后,苏轼先将羊脊骨彻底煮透,再用酒浇在骨头上,点盐少许,用火烘烤,等待骨肉微焦,便可食用。

    苏轼在吃这些在羊脊骨间的碎肉,吸骨头间的骨髓时,竟吃出了海鲜虾蟹的味道。苏东坡给弟弟写信,介绍这种吃法,还调侃了一把,说:「这种吃法是不错,只是围绕在身边的几只狗都很不开心。」

    单单用“美食家”来形容苏东坡,那还是小看了他。孟子说:“君子远庖厨。”意思是美食家都要去吃别人做的,自己做,不成。而好吃的人则不同,会吃但是不会做,或者不愿意做,那不是标准的好吃,要说起诗人里的“好吃佬”,那非苏东坡莫属了。现在很多人都自诩为“吃货”,我们这种“吃货”在苏先生眼中恐怕还不够格哩,他热爱美食,也热爱厨房,属于“上得厅堂,下得厨房,写得文章”新三好男人。他不仅能吃、会吃,还会变着法子创造着吃,现在江南的几道特色菜,那可都和苏先生有关。土人顿顿食薯芋,荐以薰鼠烧蝙蝠;初闻蜜唧尝呕吐,稍近蛤蟆缘习俗。”这短短四句话,

    这感觉,啧啧啧……文坛上那个诗人形象突变,老鼠、蝙蝠、蛤蟆他都尝过,简直是“文坛李时珍”!

    蜜唧指用糖沾胎盘里的老鼠。想想真的想呕吐。一般人很难好这一口。

    想想吃过的最难吃的食物槟榔算一个,还有就是鱼腥草。鱼腥草,是在贵州吃的,应该正宗。味道让人直作呕。

    至于老鼠,除了小青外,沈石还没发现对其念念不忘,换着花样吃的人。

    若是放在现代,《舌尖上的中国》制片人非他莫属,也就那个传说中食物链顶端的男人,可以与他较技了,毕竟他是一个丢到沙漠也能写出食谱的男人啊!

    而小青与他……嗯!般配。

    想一想吧!别人家正常吃食。就苏轼家,一大盘老鼠上了桌。小青与他不仅吃的开心,恐怕还会评论的有模有样的--肉很紧实,很香。什么的。

    如果有他们带头,烤羊肉串什么的,是不是就可以正大光明的叫烤鼠肉串了。

    反正沈石上一辈子,没少听说个别不良烤羊肉串的,根本不是羊肉,是用老鼠肉代替羊肉的。

    记得那时候自己年轻,肉不够吃,没有足够的肉票,一次外出吃羊肉串,大家都喝高了,再上羊肉串时,沈石正好和老板的眼光相对,老板的那种暧昧眼光后来位听说老板的羊肉串是老鼠肉做得。

    这个时间,苏轼应该出生了吧!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