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099章-《穿成夫郎的渣男赘婿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2/3)页
    所以当谢舒接手这份新职位,还头一次如此顺利。
    之后一连好几天,谢舒都在查阅工部的各项工程事宜以及明细章程。
    工部众人心都提到了嗓子眼,只等谢舒发作,可谢舒只让他们将这些数据整理,编纂成一本又一本的书册。
    一开始工部众人任劳任怨,不曾问过什么,眼看时间一天天过去,谢舒也不曾开展过别的工作,众人实在是忍不住了。
    工部侍郎硬着头皮找上谢舒道:“大人,工部一向以务实为本,拙于文字,大人要我们制册成书,却不告知原因,还请大人明示。”
    也无怪乎众人不解,谢舒一直有着诗名,加上有史以来第一个连中三元的状元,又是正经翰林出身,无论学识和才华都无人能比。工部的大多数官员本来就不擅长文字工作,平日也差人一截,如今更感觉到和文官出身的谢舒有着深深的鸿沟。
    而谢舒之前治河的功绩,他们毕竟未曾亲眼得见,因此便以为谢舒实际上并不擅长工部的管理和工作。
    见下属质疑,谢舒面色如常,淡淡问道:“先帝在世时,工部奉命建造干元殿造价几何,所用什么耗材,又有多少名工匠工作?五年前,工部建造同样的主副殿,花费的东西又有什么不同?”
    工部侍郎努力回忆,五年前的工程他大致还记得,可几十年前的他哪里记得清?
    但当谢舒一问,他只要翻阅才编纂的工册就可以对比出来数据,电光火石一闪,顿时由衷地生出一种佩服来。
    只是他心里还有不少疑问,见谢舒并不倨傲,于是恭敬地询问道:“工部还有许多难处,下官要请教大人......”
    过了许久,工部侍郎才出了内堂,他进去时还是满脸愁容,出来后,却一脸春风。
    工部众人面面相觑,心中更为好奇,不等他们开口询问,这时副长官便召集他们进去。
    谢舒将这些日子自己思考的一些政令细则拿了出来。
    一个国家的治理需要多方面的人才。即便是和平年代,国家也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,如何选用人才,解决问题,是制度设计者需要考虑的问题。
    谢舒是参加科举出来的人,他对科举制度了解和熟悉程度比任何人都要深。
    不可否认的是,科举制对这个时代来说是一种公平公正,也更为先进的制度,到了后世,科举制的核心规则依旧在社会运用着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