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十三章工坊成型-《李唐之杨铭天下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几个作坊唯一有盈利的就是铁铺子,其他的都是只进不出。虽说有的赚,但赚的连一月内花费的的十分之一都没有。

    五月二十七旬假的时候,杨铭带着修兰走了一遍工坊。织布机已经变得小了,用了一些铁器作为零件由于有棉花。

    纺织机也做好了,按照杨铭的方式果然可以使棉花纺织成线。不过也是手摇式,杨铭看了以后决定先打造十台。织布机也再造一台。

    “今日起织布开始,各位正式开工,所有人赏百钱。凡有人改造纺织机和织布机提升效率,拿来给我看,直接赏匹绢。”

    “宗烨辛苦你了,以后这生产就靠你了”

    “五郎放心,工人们干活有激情。有赏钱拿,不会让你失望的”

    众人很是高兴,杨铭说了两句就离开了杨家旧宅。

    “主子,为何一直赏钱。即使没有赏他们也得干”

    “不给钱他们就是每天和和尚一样,一天撞一天的钟。我要的是进步,每天改进一点一年下来怎么也会好上不少”

    到了铁铺,这绝对是最忙的作坊了。很多材料都归铁铺这边打造,农具是不会再做了,所有的都按照杨铭要求使用造钢的流程。

    杨铭设计的一套酒精提取装置,非常坚定一个长长的导管,一个漏斗,一个坛口覆盖器。还有纺织作坊那边提出的部件,现在是最忙最累的地方。

    走的时候杨铭直接让修兰拿走了做好的酒精提取装置。

    随后又去了铁铺和造纸坊,两边依然是孜孜不倦的干着活。尤其是造纸坊,据吴起所言所有人都将费用都领取走了。大家的积极性很高,买来的材料是杂七杂八。

    杨铭简单了转了一圈,工匠们倒是埋头苦干。偶尔也见到个喝酒聊天的,杨铭也凑上去讨了一杯。

    还是那个酸味,难以入喉。西域的葡萄酒比这个不知道要喝多少,最近从西南带回来的酒也到了长安。

    西南而来的酒放在了东郊,东郊就是杨铭工坊的位置。自从源源不断的石料送到这里,附近的良田也被侵占了。杨家只得将买下这些地,不愿意卖的也是杨铭说服杨钊,那杨家的地置换被侵占的地。

    就因为杨铭占了农田,杨钊还被李林甫上告弹劾。

    多亏杨钊能言善辩,俩人相互指责,最后不了了事。杨钊回了家又是怒斥杨铭了一顿,撒了气才把这事过去。

    杨铭到达东郊,这里都被建筑覆盖了,几个大仓库(没有顶的那种),一个高炉,四个烧窑。

    窑是一直在烧,产的水泥终于能用上了。一车一车的水泥被一缸一缸的装了起来。

    杨铭一看这情况,烧的这么快,缸肯定不够用。立马让杨有礼会长安请一位建筑规划大师来,杨有礼上马就走。这一个月下来,杨有礼都给累瘦了。

    一旁的高炉也开始试验了,一声令下开始烧炉。

    杨铭还觉得欣欣得意之时,刚刚烧了一炷香的功夫。高炉发生一暴烈声,随后整个高炉就此坍塌。

    一盆冷水泼了杨铭一脸,杨铭也不清楚这高炉怎么比土窑还脆。

    多亏附近的工人听声跑的快,要么非得砸到人不可。

    “东家,我就说这东西不行。你看一遇到火就爆开了,这材料都浪费了”

    几人絮絮叨叨的说个不停,杨铭没办法只得按照这些匠人的方式建筑了。下次烧炉杨铭不打算来了,太丢人了。

    杨铭躲在后面,真的不想见别人。就等设计大师的到来,说清楚想法早点走人。

      


    第(3/3)页